Email: info@chipsx.net
电子元器件现货供应商
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再度迎来重磅进展。全球最大GPU制造商英伟达(NVIDIA)宣布将向OpenAI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约合7115亿元人民币),并联手建设至少10吉瓦(GW)级别的AI数据中心。这一合作不仅刷新了AI基础设施的体量上限,也标志着英伟达自身角色的进一步升级——从传统硬件供应商,跨越到智能时代的“共建者”,深度参与AI新世界的底层基础架构搭建。
AI算力版图巨变:英伟达、OpenAI共建10GW“超级算力帝国”
随着大模型爆发,业界对算力的追逐日益激烈。ChatGPT等AI应用飞速发展的背后,是对高能数据中心和顶级GPU的极大需求。本轮英伟达与OpenAI携手,核心就在于围绕“算力”进行深度战略协作。计划新建的数据中心,将成为下一代AI模型训练和推理的基础平台。
有数据显示,全球科技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正不断攀升。以微软为例,仅2025年营收就达764.41亿美元,研发投入长期维持在营收的15%左右。而OpenAI在计算基础设施上的支出远高于传统研发配置,2025年仅算力支出已达160亿美元,其中训练与推理成本分别为90亿和70亿美元。展望2030年,OpenAI预测在计算资源上的开支将增至1000亿美元,较2025年增长近6倍。
目前,ChatGPT的周活跃用户规模已逼近7亿。如此庞大的用户体量,对算力平台的性能和扩展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OpenAI为保证服务质量,还与甲骨文签订了高达300亿美元的长期云算力采购协议,进一步推动数据中心规模升级,也为此与英伟达达成新一轮深度绑定。
那么,10GW算力是什么概念?要知道,1GW的输出相当于一座大型核电站可持续发电量,10GW的总负载能力甚至能为千万户家庭一年用电提供保障。英伟达CEO黄仁勋曾指出,10GW的算力相当于全球400万-500万块GPU,这几乎是NVIDIA年出货量的两倍!单个1GW级中心投建成本在500-600亿美元,而总计10GW的项目总投入,可谓空前。
渐进式投资、深度绑定
此次合作的1000亿美元投资并非一次性注入,而是采取“产能达标-逐步投资”的渐进策略。英伟达将紧随数据中心建设进度,分阶段完成注资。例如首笔100亿美元将在OpenAI第一座1GW级数据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后拨付,采购平台采用Vera Rubin等最新架构,预计最早于2026年下半年上线。
这样的合作机制,一方面保障了OpenAI获得长期、稳定的顶级硬件供应,同时也为英伟达带来了巨额、可预期的销售收入,强化了彼此业务和投资的协同效应。
正如资深投资人Bryn Talkington所言:“英伟达向OpenAI投资,OpenAI再‘回购’英伟达设备,双方构建起紧密的‘算力循环’闭环,对所有参与方都是利好。”
英伟达身份跃迁:AI时代的“基石建造者”
与OpenAI的深度协作,是英伟达近年来企业定位全面升级的缩影。过去,英伟达的主要身份是高性能芯片供应商,为亚马逊、微软、谷歌、Meta等提供GPU产品。近年来,面对大模型带来的云服务需求暴增和算力基础薄弱带来的挑战,英伟达主动调整战略,转向“全栈式基础设施构建者”的新身份。
不仅是硬件投资,英伟达还通过入股英特尔、投资芯片互连企业Enfabrica、收购Mellanox等动作,形成了底层硬件—高速互联—软件堆栈的完整布局,以更好地服务大规模AI集群建设。旗下的以太网交换机与数据处理器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和科研机构构建AI平台的首选方案,相关业务年收入最高突破300亿美元。
与此同时,英伟达积极孵化和投资AI创新公司,打造NVIDIA初创企业生态体系,汇聚了全球1.5万多家合作企业,广泛覆盖自动驾驶、医疗影像和机器人等领域。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此次与OpenAI共建10GW算力的超级工厂,不只是一次单纯的投资行为,更是AI生态格局重塑的重要一步。英伟达实现了从“芯片厂商”到“产业基建参与者”的转型,进一步巩固了其在AI时代的核心地位。OpenAI获得算力护城河,为实现向AGI目标挺进打下基础。双方携手,有望推动AI大模型产业在基础设施层面迎来新一轮技术和能级跃迁。
随着英伟达与OpenAI牵动的“算力竞赛”不断升温,AI时代的全球技术竞争格局,也正悄然改写。